数学学院是河西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最早源于1958年张掖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学校历经改办、停办,1978年恢复张掖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数学系”,2001年学校升本改制后成立河西学院数学系,2010年12月在学校院系统一调整下,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年9月更名为数学学院。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与积累,数学学院已形成学士、硕士二级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7000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甘肃、新疆等地方教育、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有200余名毕业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37余名,研究生15名。
学科专业
数学一级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2024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5年开始招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点于2023年招生。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数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专业和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含在读)1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河西学院教学名师4人,河西学院“祁连学者”1人、“祁连学术带头人”3人、“祁连青年骨干教师”4人。
教学科研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科研团队2个,科研平台2个。近5来,学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出版教材(教参)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甘肃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近20项;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1余项。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数学分析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等10门课程获校级一流课程及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近5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甘肃赛区特等奖2项,一等奖、二等奖63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甘肃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40余项。指导学生获批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4项。指导学生参见第四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获二等奖1项,获甘肃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理科组一、二、三等奖5项。学院每年举办“数学文化节”和“冬之韵”班级风采展等各种富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合作交流
学院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政策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加强与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交流,在科研、教学、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积极开展广泛交流。近年来,先后承办了第五届中俄数值代数与应用国际会议、全国密码数学研究生天元暑期学校、第九届上海非线性科学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席南华、张平文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科专业建设指导。
社会声誉
学院根据学校部署,多年来坚持支教援疆,已派出1000余名师范生到新疆、临夏、甘南等地进行顶岗实习,有力地支援了新疆基础教育。学院鼓励毕业生到新疆就业,落实学校“千人进疆计划”,建立就业创业基地。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赞许。
数学学院秉承学校“立足河西、服务甘肃、辐射毗邻省区、拓展丝路合作”的办学定位;以“凸显师范、务实金融、强化大数据”为理念,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